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印发《劳动力市场信息网建设座谈会纪要》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10 16:59:15  浏览:951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劳动力市场信息网建设座谈会纪要》的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关于印发《劳动力市场信息网建设座谈会纪要》的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现将《劳动力市场信息建设座谈会纪要》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劳动力市场信息网建设座谈会纪要
为加强劳动力市场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逐步建立起规范、有效、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以下简称“信息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和信息中心于1998年9月27日至28日在京联合召开了劳动力市场信息网建设座谈会。来自全国11个省、直辖市和8
个重点城市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负责信息网工作的同志和有关国际、国内专家参加了会议。培训就业司张小建司长、王爱文副司长,信息中心王东岩主任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交流了各地近几年来信息网建设和使用的情况,并结合学习我部最近下发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建设实施纲要》(以
下简称《纲要》),对加快信息网建设工作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
会议指出,在当前的就业工作中,信息网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目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已全部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促进再就业成为下一阶段工作的主要目标。为了帮助下岗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及时地把职业需求信息送给每个下岗职工。因此,要充
分认识加快信息网建设在再就业工作中的紧迫性。同时也要认识到,做好这项工作对于建立和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实现劳动力市场管理的规范化和政府宏观决策的科学化,具有重要的使用。与会同志表示,一定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部领导的指示,把发展信息网作为劳动力市场的
“三化”建设的首要任务,认真抓好。
会议同时指出,近几年来,各地开始重视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对信息网建设的投资力度加大,信息网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而由于缺乏经验,在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为了防止决策失误和资金浪费,当前急需加强规范指导。
会议认为,《纲要》是在认真总结10年来我国信息网发展的经验教训,广泛吸收各地同志和有关专家的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的,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信息网建设的重要文件。各地应认真学习,根据《纲要》确定的方针、任务和进度安排,规范本地信息网建设工作。会议强调,
《纲要》中提出的“统一规范、统一标准、城市建网、网络互联、分级使用、分步实施”的指导方针,是我部对各地信息网建设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体现在具体工作中,一是要充分发挥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积极性,集中力量抓好城市网的建设。当前,下岗职工的问题集中在城市,
他们的就业也主要在城市内实现。因此,近期要结合再就业工程的实施,重点抓好市内网的建设,城市间和跨省联网采取虚拟网方式,省级和全国专网不作为近期工作目标。部、省两级劳动保障部门要首先抓好重点城市建网工作的规划指导。二是要坚持自下而上,分步实施,注重实效。建
网应从抓好职业介绍和失业保险前台服务的计算机应用开始,首先在地级以上城市的中心职业介绍所和居民集中区域的职业介绍所内实现局域网,再根据条件,实现市区内直至全市的联网。计算机网络的建设必须与扩大信息收集渠道和建立信息发布系统同步进行;网络的功能,实行急用先
上,逐步扩展。三是强化规划指导和业务、技术的规范。各地信息网的建设必须实行统一规范,执行统一的业务规范和信息分类标准。
会议对解决当前信息网建设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形成了共识。
关于组织领导。与会代表强调指出,信息网建设是一项投资较大、涉及面广、技术性强的系统工程,因此,特别需要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列入重要日程,加强领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重点城市,应成立由劳动保障部门主管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负责规范、协调、组织信息网的
建设和运行。同时,业务部门和技术部门应加强合作,搞好工作实施。
关于职业需求信息的收集和传播。代表们一致认为,下岗职工迫切需要的是了解用人单位的职业需求信息,信息网的生命力也正在于掌握需求信息。因此,要把收集和传播需求信息作为当前就业服务和信息网建设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就业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要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主动
地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千方百计做好岗位空缺信息的收集工作,并利用计算机网络,报纸、电视、广播等多种途径向社会公布。关于省级劳动保障部门的使用。大家认为,当前信息网建设以城市为重点,但省级(包括自治区,下同)劳动保障部门肩负十分重要的责任。其主要工作任务包
括:在周密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全省信息网建设方案;指导城市制定普及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前台计算机应用的工作计划或城市网的建网方案;搞好重点城市信息网建设的试点工作,总结经验,加以推广;建立信息网建设方案的专家论证和审批制度、招标采购制度等信息网建设和管理的有
关制度;开展业务和技术培训;组织各城市建立基于中国互联网的虚拟省网,进行城市间信息交流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监测,等等。在过去几年中,华南、华东和华北三大区域网对于实施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有序化工程和促进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区域网将
以因特网方式代替原有的技术实现方式,逐步过渡到全国网。加入三大区域网的各省,可在原省级站的基础上建立省网监测中心,承担相应工作。
关于经费来源和运行机制。大家认为,信息网的建设应根据中发〔1998〕10号文件中“劳动力市场建设和促进再就业的经费,由财政部门核拨”的要求,由各级政府解决专项资金;同时,应设法开辟其他一切可能的资金渠道,并与电信部门加紧协调,争取通讯线路的价格优惠。
与会代表就信息网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运行机制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信息网是公益性的服务设施,其运行费用应由政府承担。但对于职业介绍机构的运行机制,由于各地情况差别很大,在保证对下岗职工实行免费服务和提高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应允许各地进行不同模式的探索。如公共职业介绍所实行全免费服务,其经费全部由财政解决
;或只对下岗职工、失业职工和特困人员免费服务,由政府出资补贴,其余实行有偿服务等。
关于标准和规范的统一。与会代表认为,各地就业服务的业务管理和信息分类缺乏统一标准,给信息联网和应用软件的设计带来很多困难。各地代表对我部制定下发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职业介绍基本数据项和常用信息分类标准》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是在标准化方面迈出了重要
的一步。同时,希望部里抓紧制定失业保险的基本数据标准和其他相关标准,并在统一基本业务流程方面拿出指导性意见。
关于应用软件。各地代表十分关心应用软件的开发和推广。大家认为,《纲要》中提出的几项措施,有利于促进信息标准的统一,减少软件开发的重复投资,应抓紧实行:第一,要求各地劳动力市场应用软件系统必须执行部颁数据项标准和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等有关技术标准。第二,
建立应用软件推荐制度,按照一定评审程序,组织推荐全国信息网应用软件系统,并采取技术支持和跟踪服务等保障措施;各地自行开发软件系统的,有责任解决自用系统与部推荐软件的接口程序。第三,免费推出符合当前就业服务要求的职业介绍单机版软件,供尚不具备联网条件的地区
使用。第四,定期举办研讨会,开展应用软件系统技术研讨,促进软件功能的完善。
关于队伍建设。大家普遍感到,建立一支业务和技术机构合理、骨干稳定、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工作队伍,是保证信息网有效运行的根本性措施。因此,要大力引进人才,建立骨干队伍,同时,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业务和技术培训。
关于劳动保障部门信息系统的总体建设。信息中心王东岩主任专门介绍了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及其与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的关系。他指出,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主要依托于劳动力市场信息网,是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最重要的业务管理系统之一。根据编码
标准;年底争取完成职业介绍单机版软件的开发,于1999年初免费发放试用。此外,培训就业司将于今年10月下旬组织调查组,对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和就业服务基本业务流程的统一等问题进行调查。
与会代表一致表示,要很好地学习和贯彻《纲要》,抓紧搞好信息网建设,为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作出新贡献。



1998年10月9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特殊和稀缺煤类开发利用管理暂行规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

第 16 号



  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特殊和稀缺煤类,特制定《特殊和稀缺煤类开发利用管理暂行规定》,现予发布,自2013年1月9日起实施。



                             主 任:张 平
                              2012年12月9日




特殊和稀缺煤类开发利用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特殊和稀缺煤类,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特殊和稀缺煤类的开发 建设、生产管理、加工利用等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的特殊和稀缺煤类,是指具有某种煤质 特征、特殊性能和重要经济价值,资源储量相对较少的煤炭种类, 包括肥煤、焦煤、瘦煤和无烟煤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适时公布 特殊和稀缺煤类矿区范围(首批公布的特殊和稀缺煤类矿区范围 见附件)。
第四条 国家对特殊和稀缺煤类实行保护性开发利用,坚持 统一规划、有序开发、总量控制、高效利用的原则,禁止乱采滥 挖和浪费行为。
第五条 县级以上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特殊和稀缺煤类开 发利用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 开发建设
第六条 国家对特殊和稀缺煤类实行生产总量控制,并加强 规划管理,优化开发布局。
   按照国家的总体要求,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资源 储量、市场供需、利用方向等,安排本地区煤炭企业特殊和稀缺煤类的产量。
第七条 特殊和稀缺煤类矿区的资源开发由中方控股。
第八条 特殊和稀缺煤类优先采用露天开采。矿区均衡生产 服务年限不得低于矿区规范规定的 1.2 倍。
第九条 特殊和稀缺煤类煤矿的设计服务年限不得低于煤矿 设计规范规定的 1.2 倍。
第十条 新建大中型特殊和稀缺煤类煤矿投产后 10 年内,原 则上不得通过改扩建、技术改造(产业升级)、资源整合(兼并 重组)和生产能力核定等方式提高生产能力。
第十一条 在特殊和稀缺煤类采区范围内不得建设公用工程 或者其他工程,确需压覆煤炭资源建设的,应当与煤矿企业充分 协商,由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报国务院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同意 后,方可批准建设,并由建设单位依法对压占资源及其他损失予 以补偿。
在未设采区的特殊和稀缺煤类矿区范围内,确需建设公用工程或者其他工程的,由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报国务院煤炭行业 管理部门备案后,方可组织施工建设。
第三章 生产管理
第十二条 国家鼓励开展极薄煤层、薄煤层、厚煤层等开采 技术研究,鼓励生产企业采用无煤柱、充填等开采技术,提高资 源回采率。
特殊和稀缺煤类矿井采区回采率:薄煤层不低于 88%,中厚煤层不低于 83%,厚煤层不低于78%。
第十三条 生产企业不得超能力生产,不得使用落后工艺, 不得采厚弃薄、采易弃难。
第十四条 国家鼓励生产企业在安全、合理、经济的前提下, 对特殊和稀缺煤类进行复采或者开采边角残煤和极薄煤层等。
第十五条 生产企业应当制定管理制度,对采区回采率完成 情况进行考核。 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生产企业采区回采率等 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抄报国务院煤炭行业管理部门。
第十六条 国家对在特殊和稀缺煤类保护和开采工作中做出 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达到本规定要求且考核优秀的生产企业,国家发展改革委在 煤矿项目核准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
第十七条 因地质条件、安全条件等原因,造成采区或者工 作面资源无法开采回收的,生产企业应当及时制定处理方案,报 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核销。省级煤炭行业管理 部门应当将审查结果抄报国务院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并抄送同级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第十八条 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审查生产企业的煤矿 储量年度报告,将审查结果抄报国务院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并抄 送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第四章 加工利用
第十九条 国家鼓励开展选煤技术研发,提高精煤产率。特 殊和稀缺煤类应当全部洗选。
第二十条 经洗选加工的优质特殊和稀缺煤类应当优先用于 冶金、化工、材料等行业。限制特殊和稀缺煤类作为燃料直接利 用。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规定要求,未达到规定回采率的,由煤
炭行业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达不到规定回采率的,吊 销其煤炭生产许可证。
第二十二条 生产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级煤炭行业 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三万元的罚款。
(一)超过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安排的产量限额进行生产的;
(二)未按照本规定第十七条要求制定处理方案并报审核;
(三)未按照本规定第十八条要求报送煤矿储量年度报告。
第二十三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由其所在机关或者上级机关依法给予处分; 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所称的生产企业,是指从事特殊和稀缺煤类生产的煤矿企业。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可以依据本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国务院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 30 日后施行。






附件:


特殊和稀缺煤类矿区范围


省(区、市)
矿区名称 主要煤类 备注


北京
京西 无烟煤

河北
开滦 肥煤、焦煤
峰峰 肥煤、焦煤、瘦煤
邢台 焦煤、瘦煤

山西
西山 焦煤、肥煤、瘦煤
汾西 肥煤、焦煤、瘦煤
霍州 肥煤、焦煤、瘦煤
霍东 焦煤、瘦煤
离柳 焦煤、肥煤、瘦煤
乡宁 肥煤、焦煤、瘦煤
晋城 无烟煤
阳泉 无烟煤
潞安 瘦煤

内蒙古
乌海 肥煤、焦煤
包头 焦煤

辽宁
沈阳 焦煤、肥煤、瘦煤

黑龙江
鸡西 焦煤、肥煤
鹤岗 焦煤
七台河 焦煤、肥煤、瘦煤

江苏
徐州 肥煤、焦煤
丰沛 肥煤

安徽
淮北 肥煤、焦煤、瘦煤


省(区)
矿区名称 主要煤类 备 注


山东
兖州 肥煤
新汶 肥煤
枣滕 肥煤
巨野 焦煤、肥煤
黄河北 焦煤、肥煤、瘦煤、无烟煤

河南
平顶山 肥煤、焦煤
永夏 无烟煤
安鹤 瘦煤、无烟煤
焦作 无烟煤

重庆
南桐 焦煤
天府 焦煤
永荣 焦煤

四川
攀枝花 焦煤、瘦煤

贵州
盘江 肥煤、焦煤、瘦煤
水城 肥煤、焦煤、瘦煤

云南
恩洪 焦煤、瘦煤、无烟煤

陕西
韩城 焦煤、瘦煤、无烟煤

青海
木里 肥煤、焦煤、瘦煤
        
宁夏
石炭井 焦煤
汝萁沟 无烟煤 包括内蒙古古拉本

新疆
阿艾 焦煤
温宿博孜敦 肥煤、焦煤、无烟煤
艾维尔沟 肥煤、焦煤、瘦煤
巴里坤 肥煤、焦煤
拜城 焦煤
注:1/3 焦煤和气肥煤分别列入焦煤和肥煤之中。
















廊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廊坊市人民政府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的通知

河北省廊坊市人民政府


廊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廊坊市人民政府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廊坊市人民政府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第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廊坊市人民政府
二○○八年八月二十一日



廊坊市人民政府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强化行政责任,防止和减少行政过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政府行政首长问责,是指市政府对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行政主要负责人(含主持工作的副职,下同)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失误或者不良社会影响,尚未构成党纪政纪处分条件,依照本办法追究行政首长责任的活动。
本办法所称市政府部门,包括市政府工作部门、直属事业机构、派出机构、省以上垂直管理部门、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第三条 行政首长的问责,通常由市政府行政首长或者其指定的分管负责人为问责实施人。
第四条 行政首长问责坚持党管干部、干部管理权限一致,权责统一、过错与责任相对应,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
在问责的同时,被问责个人应当主动纠正错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者尽量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

第二章 问责内容

第五条 效能低下,执行上级机关的决策和部署不力,致使政令失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实施问责:
(一)无正当理由,未完成市政府确定的工作任务或者未认真执行市政府的指示、决策或者交办事项的;
(二)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推诿扯皮,致使市政府一个时期某项工作未能完成,影响全局工作安排的。
第六条 违反规定进行决策,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实施问责:
(一)超越权限擅自制定与法律、法规、规章或者上级政策规定相抵触的规范性文件、行政决定或者命令的;
(二)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专项资金使用、国有资产转让、政府采购、土地征收、划拨及出让、产权交易、金融信贷等重大问题上不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议事规则进行决策的;
(三)社会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未按照规定通过组织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意见的;
(四)因决策失误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其他不良影响的。
第七条 不正确履行社会公共管理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实施问责:
(一)瞒报、谎报、迟报突发公共事件或者群体性事件的;
(二)发生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时,未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上级要求和实际情况,及时、妥善、有效处理和组织救援工作的;
(三)未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制定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和遵守安全生产工作规章制度,或者发现重大公共安全、生产安全隐患后不依法依规采取措施的;
(四)采取行政措施不当,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者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的;
(五)违法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事业性收费或者行政强制措施的;
(六)违反规定安排使用财政资金、国有资产,造成资金浪费或者国有资产流失的;
(七)截留、滞留、挤占或者挪用财政专项资金和政府代管资金的;
(八)直接负责或者下属单位直接管理的重大建设项目发生失误或者存在质量问题的。
第八条 不认真履行内部管理责任,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实施问责:
(一)工作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群众反映强烈的;
(二)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造成不良影响的;
(三)执行廉政建设各项规定不力,对廉政建设工作不过问、不研究部署、不督促落实、不承担责任的。对本部门的违纪、违法行为隐瞒不报的;
(四)监督管理不力,致使机关工作人员多次发生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
(五)授意、指使、纵容本部门工作人员阻挠、干预、对抗监督检查或者案件查处,或者对办案人、检举人、控告人、证人打击报复的;
(六)指使、授意本部门工作人员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
第九条 有本规定之外的其他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不良社会影响,应当对行政首长问责的,依照本办法问责。

第三章 问责程序

第十条 下列情形可以作为问责的信息来源:
(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署名的附有相关证据材料的检举、控告材料;
(二)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批示;
(三)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常委会或者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问责建议;
(四)副市长、秘书长提出的问责建议;
(五)司法机关或者仲裁机构提出的问责建议;
(六)行政监察和行政执法监督机关提出的问责建议;
(七)上级部门和单位、市政府组织的工作检查、考核报告中提出的问责建议;
(八)新闻媒体曝光的问责材料;
(九)其他问责信息来源。
第十一条 根据有关信息来源,问责实施人发现本办法第五条至第九条所涉问责内容,可以委托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初步调查核实,启动问责程序。市监察机关在接到问责通知后,7日内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核实。
第十二条 被调查的行政首长在调查期间应当积极配合,提供真实情况,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碍、干涉调查,同时有权就问责的事项进行陈述和申辩。
被调查的行政首长阻挠或者干预调查工作的,调查组应当提请问责实施人依照有关规定暂停被调查人履行职务。
第十三条 调查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在30日内完成调查工作,并向问责实施人提交书面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应当包括问责情形的具体事实、基本结论,并按下列规定提出处理建议:
(一)被调查的行政首长不存在本办法规定情形或者情节轻微的,应当向问责实施人提出终止问责的建议;
(二)被调查的行政首长有本办法规定情形之一,应当提请问责实施人对该行政首长追究责任,并提出追究责任方式的建议。
第十四条 问责实施人根据调查报告决定不予追究责任的,市监察机关应当将决定书面告知被调查的问责对象。
第十五条 问责实施人根据调查报告决定按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方式追究责任的,应当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按干部管理权限的规定办理。
第十六条 按照问责实施人意见,市监察机关作出问责决定后,应当书面通知问责对象,并告知申诉权利。问责对象不服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的程序提出申诉。
第十七条 调查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导致调查报告出现重大错误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和干部管理权限的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八条 依照本办法需要发出通知和决定等文书的,由市监察机关负责拟订和送达。

第四章 问责方式

第十九条 行政首长被问责的,采取以下方式追究责任:
(一)诫勉谈话;
(二)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三)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四)通报批评;
(五)责令通过市级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道歉;
(六)建议免职;
(七)责令辞职。
本条所列责任追究方式,可以单处或者并处。
第二十条 有问责情形的行政首长引咎辞职的,不再依照本规定追究责任,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需追究其他责任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一条 被问责的行政首长涉嫌违反政纪、应当给予行政处分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处理;涉嫌违反党纪的,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对本级政府部门和乡镇政府(街道)的行政负责人进行问责的,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廊坊市监察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