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加工贸易联网监管企业内销可集中办理补税手续的公告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23:22:50  浏览:816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加工贸易联网监管企业内销可集中办理补税手续的公告

海关总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公告
2003年 第45号

关于加工贸易联网监管企业内销可集中办理补税手续的公告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按照守法便利原则促进我国大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决定自2003年9月1日起,加工贸易联网监管企业(以下简称“联网企业)内销可集中办理补税手续,现就有关问题公告如下:

一、本公告所称联网企业,是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加工贸易企业实施计算机联网监管办法》(海关总署令第100号发布),海关实施联网监管的加工贸易企业。

二、对于已经取得《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件内销批准证》的联网企业,其内销保税货物在核定的品种、数量和金额范围内,经联网企业申请并经企业主管海关同意,可按月度集中办理内销补税手续。

三、按月度集中办理内销补税手续的联网企业,在每个核销周期结束前,必须办结所有的内销补税手续。集中补税时要按规定征收缓税利息。缓税利息的计征日期按核销周期计算,按日计征,其起征日为上一核销周期核销日的次日(实施联网监管后从未核销的,为联网后首批料件进口之日),截止日为海关补征税款之日。

四、申请按月度集中办理内销补税手续的联网企业,应相应修改其《联网监管责任担保书》,其经济责任总担保中应包括集中办理内销补税的相关内容。

五、未提出集中办理内销补税手续申请的,以及提出申请经海关审查后不符合条件的联网企业,仍按现行规定先补税后内销。

特此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二○○三年七月二十一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近日,浙江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纸判决,让“黄灯能闯不能闯”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这让一些机动车驾驶员有些不安,因为他们多年形成的交通习惯可能要改变。

  “红灯停、绿灯行”这是很多人从小就知道的基本常识,但对于黄灯,似乎就说不出所以然。由于目前对“闯黄灯”行为缺乏明确规定,加之各地执法尺度与方式不统一,造成很多司机存在侥幸心理,把黄灯作为红灯亮起前的加速信号,大大增加了交通路口的危险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嘉兴“闯黄灯”案件有利于文明规范的行车秩序建立。

  一、国家相关法律规定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

  机动车信号灯和非机动车信号灯表示:

  (一)绿灯亮时,准许车辆通行,但转弯的车辆不得妨碍被放行的直行车辆、行人通行;

  (二)黄灯亮时,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

  (三)红灯亮时,禁止车辆通行。

  在未设置非机动车信号灯和人行横道信号灯的路口,非机动车和行人应当按照机动车信号灯的表示通行。

  红灯亮时,右转弯的车辆在不妨碍被放行的车辆、行人通行的情况下,可以通行。

  国家相关法律已明文规定,黄灯亮时,已经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那么,此时就存在一个问题,没有过停止线的车辆是否可以通行,若车辆继续通行,这种行为应认定为违法行为还是非法行为?

  二、各地方的相关做法

  (一)、合肥  

  安徽省境内车辆通过路口,黄灯亮起过程中车辆仍可通行。合肥市在黄灯亮起过程中,车辆如果不影响到正常交通运行秩序并能确保安全,可以通过路口并且不会受到处罚;但如果影响到交通秩序,交警则会对司机进行劝导和一定警告。

  (二)、武汉  

  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说明,“闯黄灯”虽然不等于闯红灯,但也属于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应该对其进行处罚。标准是看黄灯亮起时车后轮是否已经越过起步线,如果已经越过,则不算违规,如果没有越过,则要受到相应处罚。目前一般是按“不按信号灯指示通行”情况处理,罚100元,扣3分。

  三、现实存在的问题

  (一)、立法缺失。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38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黄灯亮时,已越过停车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从法条涵义来看,“已越过停车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这一规定的另一面是,没越过停车线的车辆不可以继续通行。没越过停车线的车辆是否能够继续通行,《条例》并没有明确规定,也没有相关的解释。此时就导致司机不知道该不该通行,交警对此行为的处罚也拿捏不准。设置黄灯的目的本是让红灯和绿灯之间有一个缓冲,使得红绿灯交替时,已经进入路口的车辆有时间继续通过路口,但如果黄灯亮起后没越过停车线的车辆还可以继续通行,那么就有违设置黄灯的初衷了。

  (二)交通信号设施不完备。目前,各地方的交通信号灯设置并不统一,有的地方没有倒计时提醒,有的地方没有设置黄灯,这样容易让驾驶员形成开车中的不良习惯。如果各地的交通信号灯旁有倒计时提醒,那么司机便可以判断出车辆进入路口时信号灯的状态,提前做好准备。如果有的城市有黄灯,而有的城市没有黄灯,司机如果长时间在有黄灯的城市驾驶车辆,临时去往没有黄灯的城市,就容易因不习惯该城市的交通警示灯而发生交通故事。

  (三)不良驾驶习惯。黄灯亮起的那一刻,车辆是否已经越过停车线,现场的交警并不容易判断,除非有录像记录,否则交警即便要处罚,也很难有事实依据。大部分城市交通压力较非常大,交警通常对“闯黄灯”行为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久而久之,“闯黄灯”似乎就成为交通规则中的一种默许的行为。虽然人们知道这并不符合法律规定,但是现实中这种行为还是屡见不鲜。

  (四)交警执法不严格。多年来,许多司机已经养成了“闯黄灯”不受处罚的习惯,交警对此也不知道该不该罚,因此形成了一种该罚而不能罚的情形。长此以往,若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这时候再处罚为时已晚。执法不严的放纵,滋生了各种各样的不合法行为,当这些规则最终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时,便开始动摇法律本身的尊严。

  四、解决办法

  (一)加强普法力度,提高人民法律意识。良好的交通习惯不仅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更要有全民的高度重视。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交通习惯,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才能形成良好的交通秩序。这不仅是对生命的保护,更是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需要。

  (二)加快技术革新,统一各地交通信号灯。全国各省市应当统一规范交通信号灯,让没有倒计时器和黄灯的地方统一增加,这样既能让全国的交通规则进入一个规范化的进程,还有利于减少因各地交通警示灯的差异而发生的违章现象和交通事故。虽然更换交通信号灯的成本非常大,但是在生命面前,这点成本则是微不足道。

  (三)加强执法力度,杜绝司机开车陋习。由于一些大城市的交通压力过大导致交警对“闯黄灯”等行为不处罚,这是助长此类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人开车喜欢钻法律的空子,可实际上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因此,各地应加强执法力度,对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严格处罚,以形成良好的交通秩序。

关于印发《村镇建设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山西省建设厅


关于印发《村镇建设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晋建村字[2006]157号


各市建设局(建委、规划局):
  现将《村镇建设档案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村镇建设档案管理是村镇建设管理的基础工作,各市要加强对村镇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开展村镇建设助理员、 档案管理员业务培训,提高村镇建设档案管理水平。


山西省建设厅
二○○六年四月二十七日





村镇建设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好村镇建设档案的管理,充分发挥村镇建设档案在村镇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规范村镇建设档案的形成、移交、保管和利用等行为,根据国务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村庄、集镇和建制镇形成、移交、保管和利用村镇建设档案适用本办法。
  在设市城市和县级人民政府驻地镇规划区内的建制镇、集镇、村庄形成、移交、保管和利用村镇建设档案,服从城市建设档案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村镇建设档案,是指在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电子和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村镇建设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村镇建设档案工作纳入本地建设事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村镇建设档案事业经费。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村镇建设档案的监督管理工作,依法接受同级档案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乡镇人民政府及其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乡镇村镇建设档案的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等工作。重要的、需要永久和长期保存的村镇建设档案,应当于立卷五年后移交县(市)建设档案机构保存。
  第六条 在村镇进行建设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按时向乡镇人民政府及其建设主管部门移交下列村镇建设档案:
  (一) 村镇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业务管理档案和业务技术档案;
  (二)村镇建设工程档案,包括各类新建、改建、扩建和恢复建设的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饰装修工程等档案;
  (三)有关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基础资料和科学研究成果档案;
  (四)在村镇建设中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村镇建设档案。
  第七条 村镇建设工程实行项目档案责任制。建设单位应当在与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单位签订的建设工程合同中提出编制、移交工程档案的要求。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单位应当明确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收集和整理本单位形成的各类工程档案,做到工程档案材料的收集、编制与工程进度同步,保证建设工程档案资料的完整、准确,并及时向建设单位移交。
  第八条 建设单位向乡镇人民政府及其建设主管部门移交的工程建设档案包括下列内容:
  (一)工程项目准备阶段的文件材料;
  (二)工程项目建设阶段的文件材料,包括工程的勘察设计、建筑施工和建设监理等文件资料;
  (三)工程项目竣工阶段的文件资料和工程竣工图。
  工程竣工图由施工单位负责编制,并移交建设单位。
  第九条 建设单位负责收集、汇总和整理工程档案,并按照国家和本省的有关规定,自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乡镇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移交。
  第十条 不属于本办法第六条规定范围的村镇建设档案,由形成村镇建设档案的单位按照规定要求整理和保管,并在规定时限内向乡镇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报送村镇建设档案目录。
  第十一条 建设单位在向乡镇人民政府及其建设主管部门移交的村镇建设档案应当完整准确、图形清晰、字迹工整,符合有关业务技术标准和规范。
  第十二条 建设单位进行工程扩建、改建时,应当对原工程档案作相应的修订,并自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三个月内,将修订后的工程档案作为原档案的补充资料,移交给乡镇人民政府及其建设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 本办法施行前已建成的工程项目,工程档案不完整、不准确的,乡镇人民政府及其建设主管部门应当通知产权单位进行补测补绘。产权单位应当自接到乡镇人民政府及其建设主管部门通知之日起一年之内移交乡镇人民政府及其建设主管部门。
  第十四条 建筑物、构筑物产权变更时,其工程档案必须随之移交;工程停缓建的,其工程档案由建设单位负责保存;单位撤销的,其工程档案应当向主管部门移交,并向乡镇人民政府及其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 在村镇建设的各种地下管线工程,建设单位必须到乡镇人民政府及其建设主管部门移交工程档案;档案资料不全的,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补测补绘,并将补充完善的档案资料及时移交乡镇人民政府及其建设主管部门。
  第十六条 乡镇人民政府及其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村镇建设档案的保管期限和密级进行鉴定,发现破损或者变质的档案,应当及时修补或者复制。
  对需要销毁的村镇建设档案必须编目造册,并依照档案法律法规规定监销。
  第十七条 乡镇人民政府及其建设主管部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必须遵守国家保守秘密的有关规定,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培训,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十八条 乡镇人民政府及其建设主管部门应当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并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向社会提供利用和服务。
  第十九条 村镇建设档案的利用实行有偿服务,具体收费范围和标准,按国家和本省物价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向乡镇人民政府及其建设主管部门移交、捐赠、委托保管村镇建设档案的单位和个人,对其档案享有无偿优先利用权,乡镇人民政府及其建设主管部门应当维护其合法权益。
  第二十一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县级以上建设行政部门和有关单位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在村镇建设档案的收集、整理,保护、利用和理论研究等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
  (二)将个人收藏珍贵的村镇建设档案献给国家的;
  (三)同违反档案法律、法规的行为作斗争,表现突出的。
  第二十二条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未按照规定向乡镇人民政府及其建设主管部门移交工程档案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报请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