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销售进口汽车恢复验证盖章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03 07:00:09  浏览:878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销售进口汽车恢复验证盖章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销售进口汽车恢复验证盖章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工商市字〔1987〕第28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区)及南京、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根据最近国务院《关于研究进口汽车销售问题及明年汽车进口计划安排的会议纪要》精神,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从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一日起,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恢复对销售进口汽车及整个汽车交易市场的验证盖章业务。
二、经与国家物资局商定,对国家物资局所属的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大汽车贸易中心销售汽车的验证盖章不收费,办理此项业务的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待遇、办公费用由贸易中心解决(具体办法我局市场管理司另有文件规定)。其他汽车经销点的费用问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可参照此办法自行商定。
一九八七年十月二十六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北京市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已废止)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


北京市建筑市场管理条例
市人大常委会


1996年5月30日北京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本市建筑市场的管理,规范建筑市场行为,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护建筑市场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土木建筑、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和装饰装修等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的发包和承包,以及有关中介服务活动的单位、个人,均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建委)是本市建筑市场管理工作的主管机关。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市场的管理工作。
市城乡规划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规划委)是本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工作的主管机关,负责本市建筑市场中的勘察、设计管理工作。
工商行政、计划、劳动、规划、物价、环保、技术监督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照各自的职责,依法对建筑市场进行管理。
第四条 本市建筑市场应遵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原则。各方当事人应依据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市的法规进行公开、公平的竞争。
第五条 本市实行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制度,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建筑市场活动中不得伪造、涂改、出借、转让、出卖有关的图签、图章和证照。


第二章 工程发包
第七条 建设工程的立项批准后,建设单位应当到市建委或者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报建手续。未报建的建设工程不得发包。
第八条 建设单位负责工程项目发包工作的,应当具有与工程项目性质、规模相适应的工程经济技术管理人员,并报市建委或者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建设单位不具备前款规定的工程项目发包能力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格的机构代理工程项目的发包工作。
第九条 建设单位或者建设单位的代理机构(以下统称发包单位),可以将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发包给一个工程总包单位,也可以将勘察、设计、施工或者群体工程中的单体工程分别发包给不同的总包单位。但不得将单体工程的设计分解发包给不同的承包单位,也不得将单体工程?
氖┕し纸夥煌某邪ノ弧?
实行总包的工程,发包单位不得指定发包单位。
第十条 发包单位应当将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发包给具备相应资质的承包单位。
第十一条 建设工程发包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进行招标。
建设工程招标由发包单位主持,并接受招投标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
第十二条 建设工程招标应当以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为主的方式进行。建设工程的议标须经招投标管理机构批准,参加议标的投标单位不得少于两个。
第十三条 发包单位应当按照本市的有关规定将招标文件和标底报须招投标管理机构审定。标底在开标前必须保密,不得泄露。
第十四条 发包单位不得单方面指定建筑材料、构配件和机械设备的生产厂或者供应单位,但特殊材料和具有特殊要求设备除外。
设计单位在设计中对选用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机械设备,应当注明规格、型号、性能、色泽等,并提出质量要求,但不得指定生产厂或者供应单位。
第十五条 发包单位必须按照规定在开工前向市建委或者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建设工程开工证。


第三章 工程承担
第十六条 本市工程总包企业、施工企业、勘察、设计单位,承包建设工程,必须持有国家或者本市颁发的资质证书和营业执照。
第十七条 中央各部门、军队系统所属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承包建工程,必须持资质证书和营业执照到市规划委或者市建委办理登记手续。
第十八条 外省市建筑企业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承包、分包建设工程或者提供劳务,必须持企业所在地县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及企业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和开户银行资信证明等证件,到市建委办理审批手续。
外省市勘察、设计单位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接受工程勘察、设计任务后,必须持勘察、设计资质证书和收费证书、营业执照等到市规划委办理审批手续。
第十九条 港、澳、台地区的施工企业或者外国的施工企业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承包工程,必须向市建委申请资质审查,并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
港、澳、台地区的设计机构或者外国设计机构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承接工程设计,必须与市行政区域内具有相应等级的设计单位合作设计,并到市规划委办理审批手续。
第二十条 承包单位必须按照其资质等级和核准的业务范围承包工程,不得超越资质等级和业务范围承包工程。
第二十一条 工程总包单位对发包单位负责,对总包工程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工程总包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将所承包的工程转包给其他单位,但可以将部分工程分别发包给分包单位。
分包单位对工程总包单位负责,分包单位不得将分包的工程再分包或者转包给其他单位。
第二十二条 水、电、气、热、消防等专业企业,应当通过公平竞争承接专业任务。专业工程的设计、施工进度Φ狈幼馨ノ皇┕げ际鸬囊蟆?
第二十三条 建设工程交付验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合验,确认已完成设计和合同规定的各项内容,达到规定的竣工条件;
(二)经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定工程质量符合要求,并取得建设工程质量合格证书;
(三)具有完整的工程技术资料和经济资料,并按期交付竣工图;
(四)已签定建设工程保修合同。


第四章 中介服务
第二十四条 本市建设工程监理和招投标代理等中介服务单位,从事中介服务,必须持有国家或者本市颁发的资质证书和营业执照。
中介服务单位不得超越资质等级和业条范围从事中介服务。
第二十五条 中央各部门、军队系统所属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中介服务单位,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中介服务,应当到市建委或者市规划委办理登记手续。
外省市中介服务单位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中介服务,应当到市建委或者市规划委办理审批手续。
港、澳、台地区的监理单位或者外国的监理单位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设工程监理,应当有本市监理单位参加,进行合作监理,并应当报市建委批准。
第二十六条 中介服务单位从事中介服务,必须与服委托方签定书面合同。
第二十七条 中介服务单位不得同时接受发包方和承包方对同一工程项目的委托。
第二十八条 国家和本市对中介服务费用有规定的,按规定收取;没有规定的,按照合同的约定收取。


第五章 工程合同
第二十九条 承发包在建设工程开工前,应当签订《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合同签订后,应当向市规划委或者市建委、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条 经过招标发包的工程,其合同的内容应当与中标内容一致。承发包双方不得利用合同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第三十一条 合同履行发生纠纷时,当事人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可以向市规划委或者市建委申请调解,也可以依法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六章 工程造价
第三十二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均应以本市概预算、费用、工期定额和计价办法为依据,编制标底和概预算。建设工程造价应根据施工条件、工程技术要求和市场供求变化等因素确定。
第三十三条 市建委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建筑材料、人工、机械费用价格的变化对建设工程造价进行调整。
第三十四条 发包单位对建设工程的质量、工期和其他条件的要求,超出本市概预算、费用、工期定额和其他有关规定时,应当在合同中约定。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和后果,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办理建设工程报建手续,擅自发包工程的;
(二)建设单位不具备与工程性质、规模相适应的工程经济技术管理人员,又不委托具有相应资格的机构代理工程项目的发包工作的;
(三)将单体工程分解发包的;
(四)应当招标发包而不进行招标的;
(五)未经招投标管理机构批准进行议标的;
(六)未取得建设工程开工证而擅自开工的;
(七)招标文件和标底未报招投标管理机构审定的。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视情节和后果,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一)实行总包的工程,发包单位指定分包单位的;
(二)将建设工程发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承包单位的;
(三)在开标前泄露标底的;
(四)发包单位、设计单位指定建筑材料、构配件和机械设备生产厂或者供应单位的。
第三十七条 中央各部门、军队系统所属的和外省市的勘察、设计、施工、中介服务单位,没有按照规定办理审批或者登记手续的,视情节和后果,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港、澳、台地区的设计机构、施工企业、监理单位或者外国设计机构、施工企业、监理单位没有按照规定办理审批手续的,按照前款规定进行处罚。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和后果,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资质证书,并可处以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一)在建筑市场活动中伪造、涂改、出借、转让、出卖有关的图签、图章和证照的;
(二)无资质证书或者超越资质等级从事承包和中介服务活动的;
(三)总包单位转包工程的;
(四)分包单位将分包工程再次分包或者转包给其他单位的;
(五)中介服务单位同时接受发包方和承包方对同一工程项目委托的。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条 本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市建委、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市规划委按照各自的职责执行。
第四十一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二条 建筑市场管理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本条例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市建委负责解释;其中关于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的问题,由市规划委负责解释。
第四十四条 本条例自1996年9月1日起施行。




1996年5月30日

全国新华书店统一会计制度

文化部


全国新华书店统一会计制度

1984年12月12日,文化部

第一章 总 则
一、会计是以货币形式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和经营成果的一种科学方法,是企业经营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为了加强财务会计工作,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图书发行事业的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新华书店会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执行国家财经制度,正确地记录、计算、反映、监督企业的财产变化、资金运动、费用成本和经营成果,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三、本制度是新华书店经营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适用于全国各级新华书店,其他国营书店可以参照执行。在符合本制度统一要求的原则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出版(文化)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对本制度作必要的补充规定,经同级财政部门同意后布置执行。
四、关于会计凭证、帐簿格式和使用方法,会计档案的管理和办理会计交接等事项,按照财政部颁发的《会计人员工作规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五、记帐方法本制度不作统一规定,既可采用借贷记帐法,也可采用增减记帐法。为了便于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各单位应逐步向借贷记帐法转变。
六、各级新华书店和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财会工作的领导,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财会人员,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支持他们行使国家赋予的工作职权,并保证他们有充分的时间从事本职工作。

第二章 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见下页附表)
二、会计科目简要说明
甲、资金占用及支出科目
101.固定资产 指自有全部固定资产的原价。
104.长期投资 指向其他单位投资的固定资金、流动资金和专用基金。
111.在途商品 指货款已付,但尚未到达和验收入库的商品实价。
112.库存商品 指自有为销售(调出)而储备的全部商品的码价。
115.出租商品 指备租阅的商品实价。
123.材料及包装物 指储备未领用的各种包装物及其他材料。
124.低值易耗品 指价值低于固定资产标准的各种用具。
152.待摊费用 指已发生但应分期摊销的费用。
171.现金 指出纳保管的库存现金。
172.银行存款 指存贷分户的银行结算户存款。
180.委托银行收款 指采用托收承付和委托收款结算方式办妥托收手续后应收回的货款。
181.应收货款 指采用其他结算方式应收回的货款,包括尚待办理结算手续的货款。
附表:
--------------------------------------------------------------------------
| 资金占用及支出科目 | 资金来源及收入科目 |
|------------------------------|--------------------------------------|
|顺序号|编号 | 名 称 |顺序号|编号 | 名 称 |
|------|------|--------------|------|------|----------------------|
| 1 |101|固定资产 |30 |401|固定基金 |
| 2 |104|长期投资 |31 |402|折 旧 |
| 3 |111|在途商品 |32 |403|流动基金 |
| 4 |112|库存商品 |33 |405|其他单位投入资金 |
| 5 |115|出租商品 |34 |421|银行借款 |
| 6 |123|材料及包装物 |35 |426|进销差价 |
| 7 |124|低值易耗品 |36 |427|提成差价 |
| 8 |152|待摊费用 |37 |431|应付货款 |
| 9 |171|现 金 |38 |432|应付工资 |
| 10|172|银行存款 |39 |438|预收货款 |
| 11|180|委托银行收款 |40 |439|其他应付款 |
| 12|181|应收货款 |41 |441|预提费用 |
| 13|182|预付货款 |42 |442|呆滞损失准备金 |
| 14|189|其他应收款 |43 |443|低值易耗品摊销 |
| 15|191|待处理财产损失|44 |451|应交税金 |
| 16|201|专项存款 |45 |455|应交上级利润 |
| 17|202|专项物资 |46 |501|专用基金 |
| 18|203|专项工程支出 |47 |521|上级专用拨款 |
| 19|204|国库券 |48 |531|专用借款 |
| 20|211|专项应收款 |49 |550|应交能源交通建设基金 |
| 21|301|销售费用 |50 |551|专项应付款 |
| 22|302|调出费用 |51 |601|销售收入 |
| 23|304|营业外支出 |52 |602|调出收入 |
| 24|305|销售成本 |53 |604|营业外收入 |
| 25|306|调出成本 |54 |609|其他业务收入 |
| 26|307|销售折扣 |55 |611|利 润 |
| 27|308|调出折扣 |56 |612|所属上交利润 |
| 28|310|税 金 | | | |
| 29|311|利润分配 | | | |
|----------------------------------------------------------------------|
| | |附:表外科目 |58 |702|期销商品 |
| 57|701|期进商品 |59 |703|寄销代管商品 |
--------------------------------------------------------------------------


182.预付货款 指按规定先期预付一部分的订货款。
189.其他应收款 指不属于应收货款、预付货款的其他暂付和应收款。
191.待处理财产损失 指在清查财产中发现的各种财产的盘亏和毁损。待处理各种财产的盘盈在本科目列减。
201.专项存款 指专用基金等存入银行专户的存款。
202.专项物资 指为专项工程储备的专用材料、设备等物资。
203.专项工程支出 指为进行各种专项工程所发生的支出。
204.国库券 指认购并已付款的国库券。
211.专项应收款 指属于专项资金发生的暂付和应收款。
301.销售费用 指因销售发生的商品流通费。
302.调出费用 指因调出发生的商品流通费。
304.营业外支出 指按国家规定,在进销和其他业务以外的营业外支出。
305.销售成本 指销售商品的购进原价。
306.调出成本 指调出商品的购进原价。
307.销售折扣 指销售商品实际收入低于销售码价的差额。
308.调出折扣 指调出商品实际收入低于调出码价的差额。
310.税金 指应由销售(调出)收入中列支的税金。
311.利润分配 指按照规定对实现利润的各项分配。
乙、资金来源及收入科目
401.固定基金 指用国家拨款、贷款和自筹资金等购建固定资产所形成的基金。
402.折旧 指按固定资产原价提取的累计折旧。
403.流动基金 指由国家拨入和自筹补充的供长期周转使用的流动基金。
405.其他单位投入资金 指接受其他单位投入的固定资金、流动资金和专用基金。
421.银行借款 指向银行借入的各种流动资金借款。
426.进销差价 指库存商品码价高于实际进价的差额。
427.提成差价 指库存商品按出版年限提取及按一定比例预提的提成差价。
431.应付货款 指收到商品应付未付的货款。
432.应付工资 指应付职工的工资总额。
438.预收货款 指按规定向读者预收的预订款和邮购款。
439.其他应付款 指不属于应付货款、预收货款、应付工资的其他暂收和应付款。
441.预提费用 指经批准可预提的应付银行流动资金借款利息等费用。
442.呆滞损失准备金 指不实行分年核价的古旧书、进口外文书、港台书等,根据上级规定按一定比例提取的呆滞损失准备金。
443.低值易耗品摊销 指按低值易耗品原价分摊的累计摊销。
451.应交税金 指应交纳的各种税金。不包括应由专用基金支付的建筑税、奖金税等。
455.应交上级利润 指应交上级的利润或应交上级的税后利润。上级应弥补的亏损在本科目列减。
501.专用基金 指按照规定提取的各种专用基金。
521.上级专用拨款 指上级拨入的指定用途的拨款。
531.专用借款 指向银行借入的不属于流动资金的专用借款。
550.应交能源交通建设基金 指应交纳的国家能源交通建设基金。
551.专项应付款 指属于专项资金发生的暂收和应付款。
601.销售收入 指销售商品按码价计算的收入。
602.调出收入 指调出商品按码价计算的收入。
604.营业外收入 指在进销和其他业务以外的营业外收入。
609.其他业务收入 指在进销以外其他业务的收入。应在其他业务收入中冲销的支出在本科目列减。
611.利润 指实现的利润(或亏损)总额,亦即各项收入减除各项支出的差额。
612.所属上交利润 指所属单位上交的利润或税后利润。弥补所属单位的亏损在本科目列减。
丙、表外科目
701.期进商品 指根据合同约期承付货款的预印年画、课本等收入的商品。
702.期销商品 指根据合同约期承付货款的预印年画、课本等发出的商品。
703.寄销代管商品 指其他单位委托寄销和代管的商品。

第三章 会计报表
一、会议报表目录
------------------------------------------------------------------
| 编 号 |会 计 报 表 名 称|编 报 期|
|--------------|----------------------|----------------------|
| 会发01表 |资金平衡表 |按月编报 |
| 会发01附表|资金平衡表(附表) |十二月编报 |
| 会发02表 |利润(亏损)表 |按月编报 |
| 会发03表 |商品流通费明细表 |三、六、九、十二月编报|
| 会发04表 |专用基金及专用拨款表 |按年编报 |
| 会发05表 |库存商品盘存帐存对比表|按年编报 |
------------------------------------------------------------------
二、会计报表格式
资金平衡表
会发01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日 单位: 元
--------------------------------------------------------------------------------------------------
| 资 金 占 用 |行次|期末|资 金 来 源 |行次|期末|
| | |数 | | |数 |
|--------------------------------|----|----|------------------------------------|----|----|
|一、固定资产原价(101) |1 | |一、国家固定基金(401.1) |33| |
| 减:折旧(402) |2 | | 企业固定基金(401.2) |34| |
| 固定资产净值 |3 | | 其他单位投入固定基金 |35| |
| 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 |4 | | (405.1) | | |
| (191.1) | | | |36| |
| 向其他单位投资的固定资金 |5 | | |37| |
| (104.1) | | | | | |
|--------------------------------|----|----|------------------------------------|----|----|
|二、定额流动资产合计 |6 | |二、国家流动基金(403.1) |38| |
| 1.库存商品(112) |7 | | 企业流动基金(403.2) |39| |
| 减:进销差价(426)|8 | | 其他单位投入流动基金 |40| |
| 提成差价(427)|9 | | (405.2) | | |
| 库存商品净值 |10| |三、银行借款(421) |41| |
| 2.在途商品(111) |11| |四、其他流动资金来源合计 |42| |
| 3.出租商品(115) |12| | 1.应付货款(431) |43| |
| 4.材料及包装物(123) |13| | 2.预收货款(438) |44| |
| 5.低值易耗品净值 |14| | 3.预提费用(441) |45| |
| (124.443) | | | 4.其他应付款(432.439)|46| |
| 6.待摊费用(152) |15| | 5.呆滞损失准备金(442) |47| |
| 7.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 |16| | 6.未交税金(451) |48| |
| (191.2) | | | 7.未交上级利润(455) |49| |
--------------------------------------------------------------------------------------------------
--------------------------------------------------------------------------------------------------
| 资 金 占 用 |行次|期末|资 金 来 源 |行次|期末|
| | |数 | | |数 |
|--------------------------------|----|----|------------------------------------|----|----|
|三、其他流动资产合计 |17| | 8.未留利润 |50| |
| 1.现金(171) |18| | (611.612.311) | | |
| 2.银行存款(172) |19| | 减:在途交拨款项 |51| |
| 3.委托银行收款(180) |20| |------------------------------------|----| |
| 4.应收货款(181) |21| |五、专项资金来源合计 |52| |
| 5.预付货款(182) |22| | 1.生产发展基金(501.1) |53| |
| 6.其他应收款(189) |23| | 2.职工福利基金(501.2) |54| |
| 7.向其他单位投资的流动资 | | | 3.职工奖励基金(501.3) |55| |
| 金(104.2) |24| | 4.后备基金(501.4) |56| |
|--------------------------------|----|----| 5.更新改造基金(501.4) |57| |
|四、专项资金占用合计 |25| | 6.国库券和长期投资基金 |58| |
| 1.专项存款(201) |26| | (501.6) | | |
| 2.专项物资(202) |27| | 7.上级专用拨款(521) |59| |
| 3.专项工程支出(203) |28| | 8.专用借款(531) |60| |
| 4.国库券(204) |29| | 9.未交能源交通建设基金 |61| |
| 5.专项应收款(211) |30| | (550) | | |
| 6.向其他单位投资的专用基 |31| | 10.专项应付款(551) |62| |
| 金(104.3) | | | |63| |
|--------------------------------|----|----|------------------------------------|----|----|
|资 金 占 用 合 计 |32| |资 金 来 源 合 计 |64| |
|--------------------------------|----|----|------------------------------------|----|----|
|表外科目:期进商品(701) |65| |定额流动资金平均余额 |69| |
| 期销商品(702) |66| |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 |70| |
| 寄销代管商品(703)|67| |全部流动资金平均余额 |71| |
|补充资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68| |全部流动资金周转天数 |72| |
| (443) | | | | | |
--------------------------------------------------------------------------------------------------
资金平衡表(附表)
会发01附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日(十二月份填报) 单位: 元
--------------------------------------------------------------------------------
| 固 定 资 产 |行次|金额| 流 动 基 金 |行次|金额|
|--------------------------|----|----|------------------------|----|----|
|固定资产原价年初数 | 1| |国家流动基金年初数 |25| |
|固定资产原价本年增加数 | 2| |企业流动基金年初数 |26| |
| 1.基建拨款、贷款购建| 3| |流动基金本年增加数 |27| |
| 2.上级专用拨款购建 | 4| | 1.预算拨入 |28| |
| 3.专用基金购建 | 5| | 2.上级拨入 |29| |
| 4.无偿调入 | 6| | 3.企业补充 |30| |
| 5.盘盈 | 7| | 4. |31| |
| 6. | 8| | 5. |32| |
|固定资产原价本年减少数 | 9| |流动基金本年减少数 |33| |
| 1.无偿调出 |10| | 1.上交财政 |34| |
| 2.有偿调出 |11| | 2.交还上级 |35| |
| 3.报废清理 |12| | 3. |36| |
| 4.盘亏毁损 |13| | 4. |37| |
| 5. |14| | 5. |38| |
| 6. |15| |国家流动基金年末数 |39| |
|固定资产原价年末数 |16| |企业流动基金年末数 |40| |
| 1.业务用房屋设备 |17| | | | |
| 2.非业务用房屋设备 |18| | | | |
| 3.机动车辆——辆 |19| | | | |
| 4.业务用机具——台 |20| | | | |
| 5.土地 |21| | | | |
| 6.其他 |22| | | | |
|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全年平均 |23| | | | |
|总值 | | | | | |
|本年提取的折旧基金总额 |24| | | | |
--------------------------------------------------------------------------------
利润(亏损)表
会发02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份 单位: 元
------------------------------------------------------------------------------------------------
| | |本月|本年 | | |本年 |
| 项 目 |行次|数 |累计数| 补 充 资 料 |行次|累计数|
|--------------------------|----|----|------|------------------------------|----|------|
|一、销售收入 | 1| | |一、销售收入中:零售 |32| |
| 减:销售折扣 | 2| | | 代销 |33| |
| 销售净收入 | 3| | | 批发 |34| |
| 减:销售成本 | 4| | | 销售折扣中:零售折扣 |35| |
| 销售税金 | 5| | | 代销折扣 |36| |
| 销售费用 | 6| | | 批发折扣 |37| |
| 销售利润(亏损) | 7| | | | |
| | | | |二、年度主要计划指标: |38| |
|二、调出收入 | 8| | | 销售收入 |39| |
| 减:调出折扣 | 9| | | 调出收入 |40| |
| 调出净收入 |10| | | 利润(亏损)总额 |41| |
| 减:调出成本 |11| | | | | |
| 调出税金 |12| | |三、税利实际交纳数: |42| |
| 调出费用 |13| | | 补交上年所得税 |43| |
| 调出利润(亏损) |14| | | 交本年所得税 |44| |
| 加:其他业务利润 |15| | | 补交上级上年利润 |45| |
| 营业外收入 |16| | | 交上级本年利润 |46| |
| 减:营业外支出 |17| | | |47| |
|三、利润(亏损)总额 |18| | | | | |
------------------------------------------------------------------------------------------------
------------------------------------------------------------------------------------------------
| | |本月|本年 | | |本年 |
| 项 目 |行次|数 |累计数| 补 充 资 料 |行次|累计数|
|--------------------------|----|----|------|------------------------------|----|------|
| | | | |四、营业外收入: | | |
| 加:其他单位转来 |19| | | 1. |49| |
| 的利润 | | | | 2. |50| |
| 减:分给其他单位 |20| | | 3. |51| |
| 的利润 | | │ | 4. |52| |
| 归还专用借款 |21| | | | | |
| 的利润 | | | |五、营业外支出: |53| |
| 归还借款的利 |22| | | 1. |54| |
| 润提取的职工 | | | | 2. |55| |
| 福利基金和职 | | | | 3. |56| |
| 工奖励基金 | | | | 4. |57| |
| |23| | | 5. |58| |
| |24| | | | | |
| 小 计 |25| | |六、汇总报表包括单位(个) |59| |
|--------------------------|----|----|------| 其中:利润单位(个) |60| |
| | | | | 亏损单位(个) |61| |
|应交所得税 |26| | | 亏损单位亏损总额 |62| |
|应交上级利润 |27| | | | | |
|企业留利 |28| | | | | |
| |29| | | | | |
| |30| | | | | |
|四、未留利润(十二月 |31| | | | | |
| 份应空置不填) | | | | | | |
------------------------------------------------------------------------------------------------
商品流通费明细表
会发03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份 单位: 元
------------------------------------------------------------------------------------------------
| |行 | 销售费用 | 调出费用 | |行 |本年 |
| 项 目 | |--------------|--------------| 补 充 资 料 | | |
| |次 |本月数|本年 |本月数|本年 | |次 |累计数|
| | | |累计数| |累计数| | | |
|----------------|----|------|------|------|------|------------------------|----|------|
|运杂费 | 1| | | | |一、年度费用计划 |23| |
| | | | | | | | | |
|包装费 | 2| | | | | 指标: | | |
| | | | | | | 销售费用 |24| |
|宣传资料费 | 3| | | | | 销售费用率 |25| |
| | | | | | | 调出费用 |26| |
|手续费 | 4| | | | | 调出费用率 |27| |
| | | | | | | | | |
|商品损耗 | 5| | | | |二、职工工资总额征 |28| |
| | | | | | | 1.标准工资 |29| |
|商品盘亏 | 6| | | | | 其中:免征 |30| |
| | | | | | | 奖金税人员 | | |
|利息 | 7| | | | | 的标准工资 | | |
| | | | | | | 2.附加及保留 |31| |
|保险费 | 8| | | | | 工资 | | |
| | | | | | | 3.各种津贴 |32| |
|其他业务费 | 9| | | | | 4.加班工资 |33| |
| | | | | | | 5.各种奖金员 |34| |
|工资 |10| | | | | 其中:免征 |35| |
| | | | | | | 奖金税人员 | | |
|工会经费 |11| | | | | 的奖金 | | |
| | | | | | | | | |
|------------------------------------------------------------------------------------------------
------------------------------------------------------------------------------------------------
| |行 | 销售费用 | 调出费用 | |行 |本年 |
| 项 目 | |--------------|--------------| 补 充 资 料 | | |
| |次 |本月数|本年 |本月数|本年 | |次 |累计数|
| | | |累计数| |累计数| | | |
|----------------|----|------|------|------|------|------------------------|----|------|
|福利费 |12| | | | | 6.副食品价格 |36| |
| | | | | | | 补贴 | | |
|租赁费 |13| | | | | |37| |
| | | | | | | | | |
|修理费 |14| | | | | | | |
| | | | | | | | | |
|折旧费 |15| | | | | |38| |
| | | | | | | | | |
|低值易耗品摊销 |16| | | | | | | |
| | | | | | | | | |
|差旅费 |17| | | | | | | |
| | | | | | | | | |
|办公费 |18| | | | |三、计提职工福利 |39| |
| | | | | | | 基金的全年工 | | |
|职工教育经费 |19| | | | | 资总额 | | |
| | | | | | | | | |
|其他管理费 |20| | | | |四、期末职工人数 |40| |
|----------------|----|------|------|------|------|全年平均职工人数 |41| |
|合 计 |21| | | | |年末财会人员数 |42| |
|费 用 率 |22| % | % | % | % | |43| |
| | | | | | | |44| |
|------------------------------------------------------------------------------------------------
专用基金及专用拨款
会发04表
编制单位: 年 度 单位: 元
----------------------------------------------------------------------------------------------
| |行 | 专 用 基 金 |上级专|呆滞损失 |
| 项 目 | |----------------------------------------| | |
| |次 |生产发|职工福|职工奖|后备基金|更新改|用拨款|准备金 |
| | |展基金|利基金|励基金| |造基金| | |
|----------------------|----|------|------|------|--------|------|------|----------|
|年初数 | 1| | | | | | | |
|本年增加数 | 2| | | | | | | |
| 1.从费用提取数 | 3| | | | | | | |
| 2.从税后留利提取数| 4| | | | | | | |
| 3.固定资产变价收入| 5| | | | | | | |
| 4.所属上交 | 6| | | | | | | |
| 5.上级拨入 | 7| | | | | | | |
| | | | | | | | | |
| 6. | 8| | | | | | | |
| 7. | 9| | | | | | | |
| 8. |10| | | | | | | |
| | | | | | | | | |
|本年减少数 |11| | | | | | | |
| 1.交上级 |12| | | | | | | |
| 2.用于基建自筹资金|13| | | | | | | |
| 3.用于更新改造措施|14| | | | | | | |
| 4.用于职工医药 |15| | | | | | | |
| 5.用于职工福利 |16| | | | | | | |
| 6.用于职工奖励 |17| | | | | | | |
| 7.用于处理滞销书 |18| | | | | | | |
| | | | | | | | | |
| 8. |19| | | | | | | |
| 9. |20| | | | | | | |
| | | | | | | | | |
----------------------------------------------------------------------------------------------
----------------------------------------------------------------------------------------------
| |行 | 专 用 基 金 |上级专|呆滞损失 |
| 项 目 | |----------------------------------------| | |
| |次 |生产发|职工福|职工奖|后备基金|更新改|用拨款|准备金 |
| | |展基金|利基金|励基金| |造基金| | |
|----------------------|----|------|------|------|--------|------|------|----------|
|年末数 |21| | | | | | | |
| | | | | | | | | |
| 未完工程支出 |22| | | | | | | |
| | | | | | | | | |
| 结余资金 |23| | | | | | | |
| | | | | | | | | |
| |24| | | | | | | |
| | | | | | | | | |
----------------------------------------------------------------------------------------------
补充资料:一、补交上年能源交通建设基金。二、交本年能源交通建设基金。
库存商品盘存帐存对比表
会发05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日 单位:元、册
--------------------------------------------------------------------------------------------
| |行 |帐存数| 盘 存 数 |差异数|
|项 目| |------|--------------------------------------------------------|------|
| |次 |数|金|合 计 | 金额其中: |数|金|
| | | | |----------|--------------------------------------------| | |
| | |量|额|数量|金额|当年|前一年|前二年|前三年|前四年|前五年|量|额|
| | | | | | | | | | | |以上 | | |
|--------|----|--|--|----|----|----|------|------|------|------|------|--|--|
| | 1|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11| | | | | | | | | | | | |
| |12| | | | | | | | | | | | |
| |13| | | | | | | | | | | | |
| |14| | | | | | | | | | | | |
| |15| | | | | | | | | | | | |
| |16| | | | | | | | | | | | |
| |17| | | | | | | | | | | | |
| |18| | | | | | | | | | | | |
| |19| | | | | | | | | | | | |
| |20| | | | | | | | | | | | |
| |21| | | | | | | | | | | | |
|--------|----|--|--|----|----|----|------|------|------|------|------|--|--|
|库存商品|22| | | | | | | | | | | | |
|合计 | | | | | | | | | | | | | |
|进销差价|23|--| | --| | --| -- | -- | -- | -- | -- |--|--|
|提成差价|24|--| | --| | --| | | | | | |--|
------------------------------------------------------------------------------------------|
三、会计报表简要说明
(一)资金平衡表(会发01表)
1.本表反映月末、年末全部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情况。
2.本表期末数栏各项目根据总分类帐结合明细分类帐有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分析或合并填列。
3.定额及全部流动资金平均余额(第69、71行)填列自年初至报告月的平均余额,计算公式如下:
月平均余额=(月初余额+月末余额)÷2
自年初至报告月的平余余额=各月平均余额之和÷自年初至报告期月数
4.定额及全部流动资金周转天数(第70、72行)按自年初至报告月的数据计算,公式如下:
(自年初至报告月)日历日数(每月按30天计)÷〔销售(调出)净收入÷定额或全部流动资金平均余额〕
5.本表各项数字之间的关系:
6行=10至16行之和
17行=18至24行之和
25行=26至31行之和
32行=3、4、5、6、17、25行之和
42行=43至51行之和
52行=53至62行之和
64行=33、34、35、38、39、40、41、42、52行之和
(二)资金平衡表(附表)(会发01附表)
1.本表反映年度内固定资产和流动基金的增加、减少情况。
2.本表固定资产原价本年增加数、减少数及其中的有关各项目,根据固定资产科目的本年发生额分析计算填列。
3.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全年平均总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1至12月各月计提折旧的各项固定资产原价月初余额之和÷12
4.本表流动基金本年增加数、减少数及其中的有关各项目,根据流动基金科目的本年发生额分析计算填列。
(三)利润(亏损)表(会发02表)
1.本表反映在月份、年度内利润(亏损)的构成和分配情况。
2.本表本月数、本年累计数栏分别填列各项目的本月和自年初至报告月的实际发生数。
3.本表1至7行反映销售利润(亏损)构成,8至14行反映调出利润(亏损)构成,7行、14至18行反映利润(亏损)总额构成,19至31行反映利润分配情况。
4.本表补充资料一反映销售收入和销售折扣的明细数字。补充资料二“年度主要计划指标”应为最后核定数,未核定前应为最后上报数。补充资料三反映税利实际交纳数,即本年补交上年的和交本年的所得税和利润(税后利润)。补充资料四、五根据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明细记录分析填列。补充资料六只在汇总报表中填列。
(四)商品流通费明细表(会发03表)
1.本表反映在三、六、九、十二月份及年度内的各项费用情况。
2.本表本月数、本年累计数栏分别填列各项目的本月和自年初至报告月的实际发生数。
3.本表按销售费用和调出费用分别填列。
4.费用率的计算分别以销售码价、调出码价为依据,公式如下:
销售(调出)费用率=销售(调出)费用÷销售(调出)收入×
100%
5.本表补充资料一“年度费用计划指标”应为最后核定数,未核定前应为最后上报数。补充资料二根据应付工资科目贷(增)方发生额分析填列。补充资料三为工资总额减除按规定不计提职工福利基金各项以后的数额。补充资料四应包括的职工人数,其口径与统计制度规定一致,平均人数的计算方法与定额及全部流动资金平均余额的计算方法相同。
(五)专用基金及专用拨款表(会发04表)
1.本表反映年度内各种专用基金和上级专用拨款、呆滞损失准备金的增减使用情况。
2.本表各栏各项目根据专用基金科目、上级专用拨款科目和呆滞损失准备金科目的明细记录分析计算填列。
3.本表第3行从费用提取数,在更新改造基金栏反映留用的折旧基金,在职工福利基金栏反映从费用中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在呆滞损失准备金栏反映从费用提取的进口外文书、古旧书、港台书的呆滞损失准备金。
4.本表第22行未完工程支出反映生产发展基金、更新改造基金、上级专用拨款等的年末数中,已用于未完工程的材料、预付款。年末数减除未完工程支出即为结余资金。
(六)库存商品盘存帐存对比表(会发05表)
1.本表反映库存商品的分年盘存和与帐存对比及其差异情况。
2.本表根据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提成差价科目余额结合统计核算所得的分类和数量填列帐存数,根据实地盘点的汇总数填列盘存数。
3.本表在实际盘存日编制,汇总单位对不同盘存日的基层报表均照汇总,不调整到同一日期。
四、会计报表其他规定
(一)会计报表的报送时间,一般规定如下。
(二)会计报表的受表单位,一般为开户银行、监交的财税机关和上级单位。省级汇总会计报表应抄送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和新华书店总店一份。
----------------------------------------------------------------------
| 编 报 期 |单 位 会 计 报 表 |省级汇总会计报表 |
|------------------|------------------------|--------------------|
| 月 报 | 月终后5日内 | 月终后15日内 |
| 年 报 | 年终后20日内 | 年终后40日内 |
----------------------------------------------------------------------


(三)编制六月份和年度会计报表时,应随即报送上半年和全年财务情况说明书,主要说明:计划和各项经济合同的执行情况,主要经济指标,资金增减变化及经济活动情况,总结企业经营管理的经验和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第四章 会计核算的若干规定
一、商品流转的核算
(一)商品流转有关科目的运用
1.商品流转,包括购、销、调、存四个环节,这是新华书店的基本业务。对基本业务实行“码价核算制”。设置库存商品科目,按照码价记帐;码价高于实际进价(成本价)的差额,即购进或调入折扣,另外设置进销差价科目。进销差价科目是库存商品科目的调整科目,在借(增)记库存商品科目时,一般都应贷(增)记进销差价科目,反之亦然。
2.商品购进、调入,都以验收入库为准,凭入库通知单或包装单记入库存商品和进销差价科目。货款已付而商品尚未到达和尚未验收入库的,属于在途商品,在途商品科目以支付货款的实价记帐。
3.商品销售、调出,平时都不直接贷(减)记库存商品。另外设置销售收入科目和调出收入科目,也以码价记帐;销售、调出图书的码价与实际收回书款的差额,在销售折扣科目和调出折扣科目记载。月终根据销售、调出的总码价,按照省级店规定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出销售、调出成本,一次贷(减)记库存商品科目和借(减)记进销差价科目。
4.商品其他收发,如报废、降价、盘亏、盘盈等,都在发生时直接记入库存商品科目和进销差价科目。
5.库存商品应根据健全商品管理责任制的要求,按存货部门实物负责人设置明细科目。
6.销售收入应设下列明细科目:
零售 指直接售给居民和机关团体的销售,包括不给折扣,只付少量手续费的委托代销。
代销 指所有权不转移,按实销结帐的代销户的销售。
批发 指对经销户(包括国营商业、供销社和集体、个体书店)的批发销售。
销售折扣应相应地设下列明细科目:零售折扣、代销折扣、批发折扣,核算各该销售实际收入低于码价的差额。
7.商品调入后按原折扣退回给发货店或调剂给其他销货店,都作冲减调入处理。商品调入后再转发给所属销货店,并有进销差价收入的,都作调出处理。
(二)库存商品分年核价和滞销书的处理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